close

  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,就推進法治中設計裝潢國建設部署了新任務、提出了新要求。今天,全市加快建設一流法治城市工作會議召開。明天是第十三個全國法制宣傳日,我市將集中開展普法宣傳大行動。為大力弘揚法治精神,加快建設一流法治城市,本報今天刊發市委書記王榮署名文章,敬請關註。
   ——編者
   禮服(2013年12月3日)
   依法治國,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基本方略。新的發展時期,中央和省高度重視法治建設。黨的十八大對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了重要部署,並提出到2020年“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”。十八大後,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法治建設發表重要論述,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、依法執政、依法行政共同推進,堅持法治國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會一體建設,不斷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。前不久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,就“全面深化改革”作出了戰略部署,也為新時期“推進法治中國建設”描繪了新藍圖、部署了新任務設計裝潢、提出了新要求。胡春華書記在廣東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,要全面推進依法治省,努力建設法治社會。中央和省的這些重大決策和部署,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依法執政的認識更加深化,也為加強新時期法治建設進一步指明瞭方向。
   深圳是鄧小平同志親自倡導建立的經濟特區。特區建立以來,深圳歷屆領導班子始終堅持“兩手抓、兩手硬”,一手抓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,一手抓社會主義法治建設,促進了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。30多年來,深圳經濟持續快速發展、城市功能不斷提升、人民生活極大改善,這與堅持不懈地抓法治建設,不斷營造文明、法治、和諧、穩定的發展環境是分長灘島不開的。特別是近年來,深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的各項部署,進一步確立了建設“法治城市”的戰略目標,堅持以法治促發展、以法治促和諧,
   在依法執政、創新立法、法治政府建設、司法體制改革、社會領域法治化、發展法治文化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實踐探索,取得新的明顯成效,有力債務整合保障了深圳的科學發展。
   當前,深圳的法治建設處在新的起點上。黨的十八大後,習近平總書記離京視察“第一站”就來到深圳,賦予了經濟特區新的使命,要求我們繼續發揮窗口作用、試驗作用、排頭兵作用,而且要有新開拓,要上新水平。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之際,我們召開了市第五次黨代會,確定了建設“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”的奮鬥目標。同時,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,人們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時,對自身權利的維護、對社會公平正義的關註和追求也更加突出。所有這些,都對法治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
   新的發展時期,深圳要肩負好中央賦予的新使命、實現好城市發展的新目標,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按照黨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求,以更大的力度、更實的舉措推進社會主義“法治城市”建設,進一步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動發展、化解矛盾、維護穩定的能力和水平,讓一流的法治成為深圳經濟特區新時期更為顯著的特質,成為深圳城市最具競爭力的創新創業環境,成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的堅強保障,努力為建設“法治中國”作出積極貢獻。
   一、在立法上“敢吃螃蟹”,以創新性立法營造良好制度環境
   立法是法治建設的前提和基礎。深圳作為經濟特區,不僅擁有較大市立法權,還擁有全國人大授予的“特區立法權”,在地方立法上可以先行先試、率先探索。這是我市開展法治建設的一個獨特優勢和有利條件,也是國家賦予深圳的一份歷史使命和特殊責任。
   過去多年來,深圳充分發揮立法“試驗田”的作用,創造了國內數十個立法上的“第一”,填補了國家多項法律空白,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作出了特殊貢獻。截至2012年底,深圳共制定了213項地方性法規和255項政府規章,成為全國地方立法最多的城市。
   新的發展時期,深圳作為經濟特區,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依然在於創新,必須堅持把改革創新貫穿到特區立法的全過程,發揮“敢吃螃蟹”的精神,繼續為全國立法先行無試、率先探索,為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作出新貢獻。在立法內容上,充分運用特區立法權,積極開展創新性立法,加快完善市場經濟體制、規範政府行為、保障和改善民生、推進社會管理創新、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立法步伐,儘快拿出一批高質量的法規規章。特別是在前海開發開放中,積極借鑒香港、新加坡先進立法經驗,加快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步伐,努力營造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。在立法機制上,不斷加以創新和優化,力爭在立法評估制度、立法起草機制、立法咨詢顧問機制、人大代表參與立法的形式、更好發揮專家學者在立法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一批制度化成果,使特區立法機制更加符合現代法治的基本規律,努力為全國立法機制建設趟出一條新路。
   二、在執法上“務必從嚴”,使法律的尊嚴和權威更加強化
  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,法律的權威在於執行。縱觀新加坡、香港等世界法治先進國家或城市,都是以嚴格執法來維護法治的尊嚴、樹立法治的權威。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,我們國家各個方面都基本實現了“有法可依”。在這種情況下,“有法必依、執法必嚴”就顯得更為重要。但是,當前“有法不依、執法不嚴”的現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,甚至出現了“守法成本高、違法成本低,守法者吃虧、違法者得益”的不正常現象。與此同時,野蠻執法、“運動式”執法、“選擇性”執法的情況時有發生,損害了執法機關的形象、損害了國家法制的權威。可以說,如何通過嚴格執法來保障法律的有效實施,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法治建設中亟待破解的一項重大課題。
   行政機關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,在我國80%以上的法律和法規都是由行政機關來執行。為此,抓住行政機關執法工作,就抓住了嚴格執法工作的“牛鼻子”。要以法治政府建設為抓手,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,加大政務信息公開力度,制訂更加細化的行政執法程序,努力實現行政執法工作的科學化、制度化、規範化,推動行政機關更好地依法行政、嚴格執法。要針對一些行政執法領域存在的“以罰代刑、有罪不究、有案不移、有案難移”等突出問題,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,通過健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、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平臺、強化執法力量互助、加強行政執法監督等,努力實現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“無縫銜接、形成合力”。與此同時,法院生效判決執行工作作為執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,更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。當前,判決“執行難”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反映最強烈的執法突出問題之一,嚴重損害了法律的尊嚴和權威。這要求我們認真查找問題、深入分析原因,制訂更具針對性的舉措,不斷創新和完善執行體制機制,從根源上破除制約判決執行的各種障礙,努力讓公平正義真正得以實現。
   三、在司法上“改革創新”,著力提高司法能力和司法效率
   改革開放以來,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,以及群眾維權意識的顯著增強,社會日益增長的司法需求與司法能力相對不足的矛盾越來越大。深圳地處改革開放前沿,經濟發達、人口密集,案件數量多、新型疑難案件多、案件處理難度大,“案多人少”的矛盾表現得尤為突出。
   近年來,深圳變壓力為動力,支持司法機關在體制機制改革上積極探索,取得了明顯成效。比如,我市福田區法院大力實施“審判長負責制”改革,通過向審判長“放權”,減少了案件審批環節,極大地提高了法官辦案的積極性,審判效率和質量大幅提高;改革實施半年後,結案均衡度同比提高了25.1%,結收案比提高了31.71%,信訪投訴量下降了29個百分點。又比如,我市中級人民法院實施執行權運行機制改革,在全國首創了集財產“查”、“控”於一體的信息化執行工作平臺,讓大量對抗執行的“老賴”無處遁形,執行效率大大提高,2012年執行到位率、結案率分別比2010年提高了13.22、3.71個百分點,執行案件信訪率也大為下降,低於全省平均水平。深圳的實踐充分證明,在不增加編製的情況下,通過體制機制和技術手段的創新,也可以實現司法能力和司法效率的提升。
   在此基礎上,還需要進一步向改革創新要“生產力”,破解制約司法能力和司法效率的深層次矛盾。特別是繼續完善我市司法權力運行機制,在全國率先啟動法官、檢察官職業化改革,完善以法官、檢察官為中心的司法資源配置體系和工作機制,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,最大程度釋放“制度紅利”。同時,充分利用深圳是一座高科技城市、電子信息產業發達的有利條件,加強信息化手段在司法工作中的應用,率先採用視頻質證、網絡庭審、電子法庭、電子文書等司法新形式,通過發揮“科技生產力”來減少對人力資源的依賴,向科技要資源、向科技要效率。
   四、在理念上“凝聚共識”,使法治成為多元社會的“最大公約數”
   當前,我國進入社會轉型期、改革攻堅期,人們的思想觀念、價值取向、利益訴求日益多元,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也更加難以協調,各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越來越突出。在這種情況下,人們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呼喚、對法治建設的期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。這迫切需要我們更加積極主動地順應時代發展變化,積極關註多元化社會的利益訴求,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的“最大公約數”,成為全社會的共同意識與自覺追求。
   為此,未來法治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,就是要在全社會形成“尊重法律、相信法律、依靠法律”的良好風氣,使法治的理念、法治的思維更加深入人心。尤其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要增強“帶頭依法辦事”的自覺性,帶頭遵守和執行憲法和法律,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,大力倡導“辦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決問題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”,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、推動發展、化解矛盾、維護穩定的能力,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、尊嚴和權威,以自身的模範行為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學法用法守法。與此同時,在全社會大力培育推廣法治文化,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,著力在普法方式創新、普法資源整合、法治文化陣地建設、法治文化精品創作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成效,努力在全社會營造“人人學法、人人講法、人人用法”的良好氛圍。特別是更加註重運用“以案說法”這一普法方式,通過在各個領域選取一批鮮活的典型案例進行深入剖析、廣泛宣傳,讓廣大市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;進一步加大法治公益廣告投放力度,科學確定法治廣告和警示語內容,讓老百姓不僅知道能做什麼、不能做什麼,也知道法律依據以及法律後果,從而進一步提升法治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。
   法治建設事關全局、事關長遠,一流的法治環境將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最大優勢。經過多年的努力,深圳法治建設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。新的發展時期,我們有信心和決心,在中央和省的堅強領導下,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率先建成社會主義法治模範城市,以一流法治增創特區發展的新優勢,奮力開創特區事業發展的新局面,為實現“三個定位、兩個率先”目標,打造中國經濟“升級版”,實現民族復興“中國夢”作出應有的貢獻!  (原標題:深入貫徹三中全會精神 加快建成一流法治城市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t87wtzdw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