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全國兩會上,《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》獲准實施,新一屆政府作出鄭重承諾——本屆任期內,將國務院各部門17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削減三分之一以上。新一輪行政體制改革的大幕由此拉開。
  同年11月,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時提出: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,深化行政體制改革,創新行政管理方式,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,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。
  201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。一份答卷讓人眼前一亮:過去一年,新一屆國務院把簡政放權、轉變職能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“當頭炮”,大刀闊斧調整機構、削減審批事項,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的成效正在顯現。
  改機構更要轉職能
  21日,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一派緊張忙碌的氣氛,三位值班員緊盯著路況監控大屏幕,不時與各地各運輸系統聯繫協調,希望為將於24日結束的春運畫上圓滿句號。
  “這是大部制改革後迎來的第一個春運。”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梁曉安說。
  去年3月,《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》獲准實施後不到一周,新一屆國務院首次召開的常務會議就確定了方案的任務分工。7月,國務院新組建及重新組建六部門的“三定(定職責、定機構、定編製)”規定全部公佈。11月,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正式啟動……
  根據《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》,原鐵道部承擔的部分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,組建國家鐵路局,由交通運輸部管理。
  “國家鐵路局邊組建、邊履職,趕在今年春運前夕正式掛牌。這樣,中央層面已基本形成交通運輸大部制格局。”梁曉安說。
  “換牌子”的背後則是政府職能的深刻變化。
  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後,原本分散在多個部門的職能統一划入這個部門,食品從農田到餐桌涉及的主要監管部門由5個減少到2個。與此同時,“三定”規定順勢取消了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的4項職責、下放了5項職責。
  “本輪機構改革不再局限於機構調整,而重在突出職能轉變,抓住了行政體制改革的實質和要害。”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高小平說。
  如果說機構改革還是由表及里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話,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從一開始就不可避免地觸動利益的奶酪。
  去年,國家稅務總局擬將“城鎮土地使用稅困難減免”審批權下放到省以下。“從2001年全面啟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,我們已經下放了104項審批事項,剩下都是‘硬骨頭’。”稅務總局法規司法制處副處長丁作提說,總局通過充分調研,最終統一了思想:這個權力一定要下放,下放後利大於弊。
  “審批權下放後,各方面反映都很好,也沒有出現大的波動。下一步,我們將儘快制定後續監管辦法,避免出現監管漏洞。”丁作提說。
  “膽子要大、步子要穩”,正是根據這一原則,去年以來,中央一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穩步快進,取消下放了300多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。
  在調整政府機構、削減審批事項的同時,一系列旨在簡政放權的改革措施也相繼推出:全面啟動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,研究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,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,減少合併一批財政專項轉移支付項目……
  放得下還要管得好
  “國家的‘放權’政策助推山西省‘變廢為電’產業快速發展。”全國人大代表、山西省發改委主任王賦說。
  去年6月,國家能源局委托山西省核准低熱值煤發電項目,調動了地方積極性。僅半年多時間,山西省就加緊出台了相關發展規劃和準入標準,目前已有10個項目通過科學論證獲准開展前期準備工作。
  把該放的權放下去,調動了地方積極性;將該縮的手縮回來,激發了市場活力。
  僅用一天時間,深圳市平安達金晨物流有限公司就在市場監管部門註冊成功。“公司認繳資本50萬元,還不能馬上到位;辦公地點選在一個居民區;經營範圍暫定貨運代理……一切都剛起步,但總算邁出第一步。”企業負責人韋先生說。
  去年3月,深圳實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後,降低了註冊資本、經營場所、前置審批等市場準入“門檻”,一大批像韋先生這樣的“草根”迅速走上創業就業之路,全市新登記企業同比增長106%,並主要從事服務業和新興產業。
  “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即將全面啟動,從試點情況看,改革將起到激發市場活力、拉動經濟增長、推動結構調整、解決群眾就業的作用。”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說。
  有所不為,還要有所必為。過去一年,各級政府部門在簡政放權、放寬準入方面多做“減法”的同時,力求在加強監管、服務社會方面多做“加法”。不少地方在放寬市場主體準入的同時,相應建立了嚴格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,特別是利用“黑名單”制度,使一些違法企業不僅在商圈裡失去信譽,還被凍結了申請貸款等商事行為,大大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。
  有所作為,不僅體現在管住,還體現在管好上。
  元宵節一過,前來山東省淄博市國稅局辦理業務的人又多了起來。“別看人多,一會兒就辦完,不像以前要等上好多天。”徵管科科長任雲說。
  近年來,國稅部門大力提高辦公信息化水平,普遍建立了電子身份識別系統,與公安、工商等部門實現數據聯網。去年,各地均實現了稅務登記資料齊全“馬上辦”。
  轉職能沒有“完成時”
  儘管轉變政府職能取得不小進展,但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。
  一方面,大量行政審批項目被取消下放,另一方面,也存在著邊減邊增、明減暗增、避重就輕、變相保留等問題;在一些領域,市場準入“門檻”在降低,在另一些領域,民間投資還被“玻璃門”“彈簧門”拒之門外;有的政府部門已做到群眾有事“馬上辦”“追著辦”,有的政府部門仍然“門難進、臉難看、事難辦”……
  今年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,要繼續把簡政放權作為“當頭炮”,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。
  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,近期國務院各部門相繼公佈了行政審批事項,“曬”出權力清單;針對“灰色地帶”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清理工作也已起步。
  在簡政放權的同時,其他配套改革正在醞釀。
  “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了轉變政府職能的目標任務。今年兩會,我們將圍繞這個議題,多出主意想辦法,幫助政府下好簡政放權這步棋。”全國人大代表、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說。
  (據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)
  (原標題:下好全面深化改革的“當頭炮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t87wtzdw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