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閱盡
  “下一步將對在廣東創業的‘個體戶’給予戶籍制度上的支持”,這是廣東省委常委、常務副省長徐少華日前在省政協常委會議上透露的信息。媒體報道這一消息時僅寥寥數語,未披露詳情,但足以引發輿論的關註,也令公眾頗多期待。
  個體戶,曾是多麼炫目而又寓意駁雜的字眼。改革之初,是一大批個體戶率先“揭竿而起”,衝破體制束縛,搞活了經濟,更帶動了國人的觀念更新。但是,曾經“風光無限”的個體戶,也屢遭現實尷尬:社會地位不高,尤其是在異地打拼的個體戶,完全享受不到當地的公共服務,戶籍遷移更成為難以逾越的“天塹”。儘管國家法規、政策等都支持和鼓勵個體戶的發展,但一遇生活實際問題,往往就顯得“口惠實不至”。
  或正囿於現實的羈絆,我國個體戶總量近年出現“縮水”。據國家工商局統計,1999年我國實有個體工商戶3160萬,到2004年,這一數字下降為2350萬戶,平均每年減少135萬戶。顯然,個體戶總量的下降,一定程度上映襯出創業環境的不佳,其中,戶口又是“重中之重”。在個體戶中,占比最高的就是農民和異地創業的人群。對他們來說,“辦戶口難”往往對其構成最實際的阻礙,讓他們無法享受到創業所在地的某些公共服務,成為當地的“二等公民”。因此,“個體戶”創業可“落戶”廣東的構想,既具現實針對性,也是一種大膽的制度突破。
  廣東是全國流動人口大省。無論從提高城鎮化比率,還是為千百萬外來打工創業群體的權益,“戶口”都是不可迴避的“坎”。此前,廣東已放開大學以上高學歷人群的落戶限制,放寬廣深以外二三線城市的親友投靠落戶條件等,如果加上個體創業可落戶的戶籍政策,無疑將是更上一層樓。
  其實,個體戶既是最小的經濟細胞,也是社會創業大軍的“先鋒”。今天的許多品牌領袖昔日也曾是籍籍無名的小老闆,今日寒酸打拼的個體戶也可能成為未來的行業翹楚。而一個社會的活力及包容性如何,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個體創業的態度。曾幾何時,珠三角憑藉領風氣之先吸引各地人才“孔雀東南飛”,在未來的區域經濟競爭中,珠三角能否繼續成為執牛耳者,仍取決於政策對創業人才的吸引力。
  有論者說,善待個體戶,就是善待中國經濟的未來。互聯網的普及以及大量淘寶網店的興起,預示著新一輪的個體創業熱潮的到來。在全國性的“戶籍障礙”未破解之前,讓各種創業人才包括個體戶能夠比較順利落戶入籍,無疑會成為經濟發展的有利杠桿。
  (作者是本報首席評論員)
  閱盡  (原標題:期盼“個體戶入籍”政策早日落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t87wtzdw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